地点
诗文库 正文
荔枝楼 唐 · 薛能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引用典故:仲宣
高槛起边愁,荔枝谁致楼。
会须教匠坼,不欲见蛮陬。
树痹无春影,天连觉汉流。
仲宣如可拟,即此是荆州
〔附录〕宋故宗正少卿董公墓志铭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九四、同治《德兴县志》卷九
公讳浚,字禹川,饶之德兴海川人。
董为德兴著姓。
大父僔,赠正议大夫
伯父乂,官朝议大夫
父伋,赠通议大夫
咸宪宪令德,积厥馀庆。
公生于熙宁丙辰十月之三日,自幼卓荦不群,方质有气,不事小节。
甫冠,明经,从进士举,始授岳州司理荆南府江陵令
推经旨以饰吏事,本法理以律人心,绩用宏博。
驯迁国子学录秘书省正字,改宣教郎尚书金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复升宗正少卿
绍兴中秦相国专政,凡有诤谔不党附者,皆诬以非法。
公棘棘不阿,尝遭论主管江州太平观、江西提刑,又遭论主管亳州明道观、知兴化府,再遭论主管台州崇道观
盖公虽历巉厓、处郁抑,而是时天下莫不高公之谊,慕公之名,而想见其为人。
明年,侍臣以公实上闻,亟召见嘉惠之,改除朝散大夫赐紫金鱼袋。
未几卒于官,时绍兴壬戌五月之十有七日也,寿六十七。
常好施与,与宾客处,谦谦如布衣,未常以爵齿自高而有懈意惰容。
其莅官言事謇然有完名固节,自是人皆目为才臣,虽齿牙之滑无垢焉。
其事亲以孝,而诚意躬行,宛然见于《报慈堂记》矣。
娶胡氏,封宜人,累赠崇阳县,先卒,奉旨合葬其里北岸之洋坞口。
男元一,为司法参军
一女,适邹评事之器,今赘居焉。
司法尝谋于󲦤绅曰:「先君子已矣,安得令辞以昭不朽」!
叙行实来,拜泣请铭。
予且哀君之命止于此而不得尽其用,以厚其泽于吾门也,为之铭曰:
少卿之显,职其庆馀。
行本于忠贞,又著于丕谟,蹇蹇乎持国家,砥乃节而自图。
爰始讫终,不降色辞。
铭此元石,高风远而。
楚鼎铭 先秦 · 阙名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三
武王之鼎(《续汉。郡国志》二「汝南鲷阳侯国」注引《皇览》曰:「永平中,葛陂城北祝里社下,于土中得铜鼎而铭。」)
楚宫 明末清初 · 王鸣雷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题诗西过襄王墓,记得巴山寺里钟。
梦阻细腰思窈窕,水生多叶怨芙蓉。
虚无环佩行阴洞,髣髴精灵下碧峰。
重到荆州王粲,乱山侵草马头东。
谢师厚挽词三首 其三 北宋 · 范纯仁
五言律诗 押尤韵
侍行游邓学,才喜识荆州
一顾蒙青眼,相知到白头。
坤维同谪后,星纪等閒周。
不意终天别,交颐涕不收。
宋 · 查藻
 押寘韵
断碑最爱开元时,上有模糊五十字(《舆地纪胜》卷六五《荆湖北路·江陵府下》)
代送礼部杨侍郎江陵(《永乐大典》卷一五一三八下有辅字) 其一 南宋 · 曹彦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鼎鼐真才笔橐声,清朝人物独先生
从来马老荆州望,可但元公礼部名。
谋帅直须医国手,辍贤何以慰人情。
送春又数春回处,忍更堂堂背我行。
北客赋 宋 · 赵奭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一四、《历代赋汇补遗》卷一九、《全蜀艺文志》卷二、嘉庆《四川通志》卷一四、光绪《奉节县志》卷三一
北客宦游巴楚,历三峡之险,而抵永安故区,地势近瘴,两见盛夏
官居民庐,皆在山麓,凿地数百尺而不及泉,故市无井,里无医。
客患之,勉同市人饮诸瀼水,而苦滓秽,引之涧谷而惧虺毒。
俄有老叟谓客曰:「漕府廉台,有二井焉,泉冽而甘,盍往汲之」?
客曰:「使者之庭,阍人严守而应接有时,甚非羁旅所敢妄干」。
叟莞然而笑曰:「子胡不采之风谣,质之行事,善利济众,初不禁也」。
客于是拜其言,感其意,而往汲焉。
迨今逾年,暑无瘅暍之苦而得以安居,是使者之惠也。
辄赋其事而抒素云,其辞曰:
北客伶俜,陟彼崔嵬。
南游巴楚,实仕于夔。
白帝之区域,睋赤甲之崄巇。
瞰滟滪之出没,峙瞿唐之巍巍。
楚国之绝塞,悼蜀宫之故基。
客喟然叹曰:「昔穷兵百战,用武之地也。
仰而无睹,但见林莽蓊郁,屺岵岝峉,巘云獠烟,霮䨴一色。
三时豫和,炎夏为厄。
逢辰久安,用夏变貊。
崴㠢连郛,龙势蛇迹。
官府民庐,栈阜构麓。
八家无井,而不能革。
客患之,而同市人临瀼津,杂滓秽,汲黄奫淟涊之流,汩人精神。
乃访厜㕒之下,临嶙峋之曲,千人挈壶,百穴漱玉,清清泠泠,而冰敷雪沃。
未几,有叟呼于列曰:「子曾不知不毛之泸,自此涂出,葶䔭丛滋,虺蝮潜匿,炎毒之厉而是生百疾。
溪流可酌而中有沙虱。
大梁之公子,胡不自卫而反蹈其失」?
客谋于叟:「为之奈何?
贫如颜回而有饮瓢之乐,旷如孺子而有濯缨之歌。
叟岂能溉我以甘露,濡其旱禾」?
叟于是逡巡若避,赧然变色:「仆游尘世,安有神术?
知夫西有漕府,东有廉台,方布天子之仁泽,救民之旱灾。
乌能秘一繘之清渫,坐视游子之炎埃」?
客释然解疑,仆仆骏驰,中涓敛衽,下气以道。
使者之德音,自云汲之引之,周浃旁及,而阍无夜闭,虽负年以逝濯,类抱瓮而为隧。
请观夫《易》卦曰:「井养不穷兮,收而勿幕」。
又稽之老氏曰:「几于道兮,善利万物」。
散为四海之惠,不止匹夫之恤。
噫,鼹鼠饮河而不过满腹,鹪鹩巢林而不过一枝,苟足各有,其极虽多,亦奚以为?
兰台之风不及于瓮牖而楚子作赋,西江之水罔济于辙鲋而波臣见讥。
客于是慨然感慨,颓然下拜,明既能哲,佩以为戒。
信乎,君子之淡以成交,久而不坏。
庾亮 明 · 温纯
荆州绾毂地,庾亮古今楼。
楼吞潇湘洞庭水,地控东西上下流。
蜀吴虎斗亦雄武,不得荆州苦更苦。
须臾胜败一局棋,三分事业几丘土。
何如乘月舒两眸,不浅兴同参佐游。
一入醉乡我也无,俯仰天地亦蜉蝤。
我今把酒酹明月,虽有圆缺岁岁无休歇。
曾向楼中照酒人,又照当时舳舻旌旗之搰搰。
瞥见君山云雾横,又见章华草木荣。
舜妃楚灵今何在,愁闻江上铁笛声。
笛声嘹喨特悽楚,落尽梅花闷不语。
回望檐头月已西,乃知千古陈迹仅如一瞬许。
孰得孰失孰存亡,孰如江月尚流光。
此楼亦难尽满游人兴,胡不乘风鼓枻穷沧海而相羊。
醉馀学李白,搥碎黄鹤为狂客。
恐杀风景碍吾徒,旋车吊古,更于水浒遍觅庾信罗含宅。
论救蜀策疏宝祐二年 南宋 · 牟子才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一、《宋代蜀文辑存》卷八九
臣比者蜀事孔棘,尝进苦言,谓宜用李曾伯镇蜀,而以蒲择之、吕文德佐之,则选威望重臣为荆阃以应接之。
又谓宜召余晦,以释群疑。
此皆顺人心而为是急着,闻陛下亟赐采领,缄达大臣,以待处分。
陛下忧顾在西,一闻人言,即与大臣商之,真不翅如救头燃也。
大臣自独相以来,未尝召臣谋一事。
昨忽召臣至相府,议论反覆,数刻乃罢。
而指意所在,大槩只以隃制为是。
大臣曰:「蜀力屈矣,非通荆蜀为一,而借荆州事力以援蜀,则不可」。
臣谓:「荆事力既耗于襄樊,安得更有馀力以及蜀乎」?
大臣又谓:「曾伯既受节制,事急则必须进至夔门控制」。
臣谓:「曾伯既是荆湖制置大使,岂有舍本职公事而越足过夔门之理?
藉令欲往,万一襄樊有事,曾伯将趋襄樊乎?
西蜀乎」?
大臣又谓曾伯不过夔门,必遣吕文德代往。
臣谓此处分终是隃制,不若曾伯正除宣抚,使之专心一意,经理西事。
吕文德既为曾伯所任,必与曾伯俱西也。
大臣又谓曾伯节制四川,当不容辞。
臣谓以制置节制制置,则受节制者自无事权。
若未即召,则曾伯亦未肯受也。
大臣又谓曾伯且未肯受节制,若正除宣抚使,岂肯受?
臣谓曾伯忠义人也,使人主推诚以任之,温诏以趣之,彼非木石,岂不能感激思奋,以报上恩邪?
大臣又曰韩宣以城筑未就,不欲往阆州
清叟亦有奏,令且了城筑。
今且命杨大渊,则专任杨大渊,不可二三其说。
大臣又谓今且令曾伯节制,却令曾伯自求一人留司重庆
曾伯必委蒲择之择之既在剑阁,且令黄应凤主留司
臣谓此等处分太似缭绕,终不脱隃制规摹。
恐如此施行,重庆根本之地,无重臣以镇压之,则事终涣散也。
大臣又谓余晦当召,曾伯未受节制,未可出命。
臣谓不召余晦曾伯决不肯受命,统兵者亦且疑惑。
其为妨碍,非一端而足也。
大臣又谓若召余晦而出李曾伯宣抚之命,曾伯必飘然而归,是一日而失二帅也。
臣谓余晦狼狈至此,失之何损?
曾伯负当世重望,蜀之三军百姓愿得之以为司命曾伯忍孤人心耶?
又忍孤上意耶?
臣非敢与大臣辩论也,事势至此,大臣乃一切坐断,自以为庙谟高深,非小臣所可及。
臣至是亦不得不辩也,然岂得已哉。
或曰大臣忧边思职,日夜尽瘁,不可谓之不以西事为念也。
而子之言急切如此,岂大臣果有不忧蜀之过耶?
臣谓大臣之过非不忧蜀也,其过在于任己见而不受尽言,好顺上意而每怫公议,此即是过。
而又有大过者,在于自诡知兵也。
且兵岂易知也哉?
韩琦、范仲淹出入边陲,尚不能周知,今足不出庙堂之上,而谓洞知军戎万里情,此隃制之说所以牢不可破也。
且兵不中御,古之道也。
军中闻将军之令,不闻天子之诏。
今军中无钜细,悉制庙堂之上,而徒以尺书慰劳诸将,使诸将知有庙堂而不知有制阃,则知兵之说,臣所未喻也。
赵充国曰:「兵难隃度。
臣愿至金城,图上方略」。
今西事坏烂,而使曾伯节制数千里之外,诸将下禀令于节制,上禀命于庙堂,缭绕回曲,坐失事机,则知兵之说,臣所未喻也。
晋侯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郤縠可」。
乃使郤縠中军
今不谋帅而谋节制,分左右三距而无元帅以任中军之寄,专欲倚仗于节制,则知兵之说,臣所未喻也。
《师》六五:「长子帅师,弟子舆尸,凶」。
今长子帅师于数千里之外,而欲使蒲择之在边,黄应凤留司,既使韩宣总统,又使杨大渊韩宣总统,则知兵之说,臣所未喻也。
大臣虽谙熟科条,弥缝将帅,固识兵家之节度,而自诡知兵,此则大臣之过也。
程颐每与司马光说话,不曾放过;
范纯仁,十件事只争得三四件事便已。
程颐只为能受尽言,尽人忤逆,终不怒,便是好处。
今大臣能如不怒人以忤逆乎?
昔又有言范祖禹司马光必能协济国事,正色曰:「尔谓祖禹见光有过不言乎」?
今大臣能如乐听人之攻己过乎?
程颐,光之所荐也,祖禹,光之属也,而辩论不少恕,有过必尽言。
臣于二臣无能为役,然不敢不取法,以致臣区区爱助之微忠。
欲望陛下丁宁宣谕,使大臣以司马光之心为心,勿遂前非,勿贰后过,尽改隃制规摹,一从公论,以救吾蜀,则尚可为也。
若辨论之间是己见,屈策,而自谓如此足以隃制四蜀,则轻用余晦,以成一年之误。
若召不速,用曾伯又迟,其为误蜀,将有不可胜讳者矣。
惟陛下亟图之。
李中丞维卿兄之楚集二首 其一 明 · 唐伯元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中丞问俗画熊频,况复荆州赏更新。
多少材官守泾渭(时有西警之意。),早闻黄阁画麒麟
岸容待腊将舒,江县含已放春。
此别应须各努力,正思戎马泪盈巾。
荆州以南陆路为水所断改由水驿甲辰 清 · 何绍基
 押先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九
岷峨走山水,衡鄂荒风烟。
荆州大都会,自昔威棱专。
我渡黄河来,炎尘搅行鞭。
漾水波浩汹,荆门岭连绵。
心知山水奥,势断有斡旋。
况逢故人聚李戟门观察程省斋太守。),益幸胜赏延。
行行至城下,荡荡高不骞
行馆何偪仄,僻在城西偏。
城头置长绠,出入缒跟肩。
昼闭西北门,云防大堤穿。
堤穿江满城,前鉴在往年。
坐迟伏汛过,乃庆孤城全。
噫嘻江水源,溯自滇与川。
大山日月藏,大树元气连。
云雨助泉胎,泄此万里渊。
芸芸生民繁,逐逐嗜欲牵。
伐木涸岩涧,削岭开陌阡。
云木乱菀枯,雨旸失节宣。
泥石排草树,推流成积填。
江腹不及受,浩溢遂无边。
水中田庐化,水面城郭悬。
大江有门途,此郡实关键。
门途既荒败,关键何由坚。
楼堞虽宛在,民气长萧然。
将军亦能军,射水弩无弦。
守令职牧民,其鱼恒自怜。
惟希数载后,天心有移迁。
安彼蛟与龙,还我屋与田。
我昔,斜阳滞归船。
江深四十丈,此语父老传。
遂乘明月定,测向深波圆。
绳长不十丈,已著水底天庚子冬,舟泊夏口,至江心测深如此。)
荆州武昌,计里已逾千。
积高形可想,瀰漫势所便。
前途水潦塞,行轺无由遄。
使者来击楫,榜人闻扣舷。
夜雨亦何苦,水声不得眠。
静念江滨上,亦有治水员。
大吏有闻见,斯计安出焉。
黄河决未复,帑缺方劝捐。
七星岩 宋 · 宋逑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三四奇峰傍短亭,一岩春色冠图经。
四时吞吐西江水,万古森罗北斗星。
日月馀辉通涧窦,烟霞微径上青冥。
岭南惟此兴王地,好与邦人作画屏(自注:予□岁事自龙江舍舟入端,道由七星岩,乃□诗于石。大观己丑□□月初六日江陵□□□。)
按:清阮元嘉庆《广东通志》卷二一三
中丞丈人见示阳明先生遗像敬赋书后甲辰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
我行龙标龙溪,龙场更在龙溪西。
阳明洞天㝱早到,日星万古开荒迷。
我行黄平月潭寺,千仞悬厓读碑记。
螭蟠猱攫鹏鹄翔(碑记中语。),想见看云此游憩。
中丞丈人政学兼,遗像示我虔拜瞻。
英风道气见温肃,鹤骨瘦立苍髯。
当时一疏貂珰悚,万里投荒狎蛮种。
山窝玩易通神明,石椁观天豁尘壅。
吾性洞澈夜气真,讲学日与诸生亲。
奇哉胆落安贵荣,责以减驿促出军。
罗施宣慰慑且感,獠摧枯何不敢。
擒王胜算非足惊,任道馀力随所揽。
先生经义先穷研,性天顿悟空蹄筌。
后儒思学有偏废,超厓走棘多危颠。
丈人有道莅兹久,考礼修文涤顽垢。
庋藏遗像扶风山,风教扶持意何厚。
学术孰始开黔陬,许君弟子尹荆州
图书业成授乡里,千载坠绪悬悠悠。
先生施教遥与继,礼乐须明典章制(用《何陋轩记》语意。)
黔士无徒仰止劳,欲悟良知先六艺。
饭牛歌刘向别录所载) 春秋卫国 · 宁戚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青且阑。
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尧舜主。
牛兮努力食细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尔适楚国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遇合部
李戟门观察留饮甲辰 清 · 何绍基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一
荆州西南万程堤,乾隆年间大修筑。
六七十载保障坚,水齧堤根渐奔突。
前年漫堤江入城,今年堤败灾更酷。
城中高处水一丈,官衙阛阓同一浴。
河况平畴与洼地,漂洗田庐裹人畜。
畺臣入告恤诏下,令仿黄河下茭(江工用埽工,前此所无。)
我来已值冬气敛,城市萧条水端缩。
故人持节在江浒,苦酒持劳镫影绿。
仰看屋壁悬水纹,尚讶蛟龙此间宿。
自从洲多江水浅,潮秋汛无收束。
江北官堤有人问,江南民堰谁计录。
比年水毁多流离,况有馀力事畚挶。
若非北溢定南浸,鼎澧即看入江腹。
我思堤堰维系同,何苦官民强分属。
扁和去后上池竭,为治耳聋盲厥目。
药石不异偏师攻,本根孰冀元气复。
医人医国无殊理,壑海壑邻贵筹熟。
酒味荒寒难醉人,且睇苍天嗅残菊。
顾命 春秋楚国 · 沈诸梁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九
毋以小谋败大作,毋以嬖御人疾庄后,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礼记。缁衣》引叶公之顾命云云,注:「叶公县公叶公子高也。临死遗书曰《顾命》」。案此文见《逸周书。祭公篇》。叶乃祭字之误,郑望文为解,非其实也。今姑从郑录之。)
送云门妙喜雪峰 其一 宋 · 韩驹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宰分宁日,逢师溪水头。
裁书访彭泽,倚杖话荆州(自注:时得天觉、莹中书,师与二公善。)
幻世吾方梦,迷津子作洲(原校:一作舟)
禅心如密付,更为小淹留。
为秦破从连横献书楚王 战国魏国 · 张仪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
虎贲之士百馀万,车千乘,骑万匹,如丘山。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
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
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
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
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
大王不与秦,秦下甲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
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
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
且夫约从者,聚群弱而攻至强也。
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
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
不如者,勿与持久。
夫从人者,饰辩虚辞,高主之节行,言其利而不言其害,卒有楚祸(《史记》作秦祸。)无及为已,是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秦西有巴蜀,方船《史记》作大船积粟,起于汶山循江而下,至郢三千馀里。
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馀里,里数虽多,不费马汗之劳,不至十日而拒扡关。
扡关惊,则从竟陵已东,尽城守矣。
黔中、巫郡,非王之有已。
秦举甲出之武关,南面而攻,则北地绝。
兵之攻楚也,危难在三月之内,而楚恃诸侯之救,在半岁之外,此其势不相及也。
夫恃弱国之救,而忘强秦之祸,此臣之所以为大王之患也。
大王尝与吴人五战,三胜而亡之,陈卒尽矣;
有偏守新城,而居民苦矣。
臣闻之,攻大者易危,而民弊者怨于上。
夫守易危之功,而逆强秦之心,臣窃为大王危之。
且夫秦之所以不出甲于函谷关十五年以攻诸侯者,阴谋有吞天下之心也。
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圭死者七十馀人,遂亡汉中
楚王大怒,兴师袭秦,战于蓝田,又却,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
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史记》作危)于此者矣。
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
秦下兵攻卫阳晋,必开扃天下之匈。
大王悉起兵以攻宋,不至数月而宋可举。
举宋而东指,则泗上十二诸侯,尽王之有已。
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共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
夫以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
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
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战国策》十四,又《史记。张仪传》,少未廿一字。)
客中秋思 明末清初 · 薛始亨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蠹简慵披掩绛纱,一身憔悴寄天涯。
越乡病忆同庄舄楚国忧思类景差
蟋蟀吟低孤枕月,蟏蛸织落半檐花。
难成易断还家梦,空有秋霜入鬓华。